1.使用蜡来修补板面带孔洞的的石材(特别是吉林白)
这样做是很不保险的,正确的做法补的不是蜡而应该是和石材板面颜色一样或相近的环氧树脂才对。用蜡来修补孔洞,一旦蜡中途掉下来或是由于太阳暴晒及封闭在集装箱中的高温环境或熏蒸等因素造成蜡溶化,Z后孔洞还是会出现的,本来验货的时候板面都很好,而到了客户那边板面却出现孔洞了。
那要怎么辨别用蜡修补过的吉林白石材呢?
这个时候只要注意石材板面上的一些不自然的结晶体(结晶颗粒),那些往往是石蜡冒充的。
2.由于磨光度不达标而采用上油、打蜡、加膜等方式增加石材的光泽度。
部分石材加工厂由于自身的加工技术或是成本等考量,没有把石材磨到符合合同标准或要求的光泽度,于是采用上光油,或是上蜡,以及涂光膜的方式来增加石材板面的光泽度,使之符合合同要求的光度(一般在90度以上)。这样做效果也是很不好,像上油和打蜡,可能还没有到安装的时候(或是安装的过程)就会露馅了,而涂磨虽然好一些,不过一旦那层光膜被磨损掉同样也就露馅了,对于一些有货期的订单单来说是相当危险,可能钱货两空。
那要如何辨别哪些是增光过的石材产品呢?
通常上过油的吉林白石材产品其背面及侧面一般会有油渍感,甚至出现油斑;上腊的石材斜看板面也是有些异样,可以用火柴或打火烘烤板面,如果有上蜡,就会被拷掉露出石材本来的面目;至于上光膜的石材,虽然光泽度很高,不过一般膜的强度都不好,容易被磨损,对光能看到划痕。